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長河中,農業的發展永遠是重中之重,地大物博,在農業快速發展的長河中,玉米的種植無論南北方都有一定比例,采摘后的玉米芯都是對方起來燒火做飯,對空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,隨著玉米芯粉碎機的問世,一下子解決了玉米芯的去路問題,同時也使農業玉米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,使農業玉米芯“變廢為寶”。
玉米芯通過玉米芯粉碎機加工粉碎后,可制作營養基土,先把玉米芯粉碎加工,好呈粉末狀。然后用2.5公斤尿素兌150-200公斤水制成尿素水,均勻地撒在玉米芯堆上,使發酵物堆的含水量要求達到60-70%。等到尿素水浸透后,上面加蓋透氣性覆蓋物,自然放置24小時,二天把2公斤金寶貝微生物發酵菌劑與5公斤米糠 混拌成增量菌劑,均勻地撒在已堆好的玉米芯堆中,做到邊翻、邊撒。之后在大堆上面再加蓋透氣性覆蓋物,應做到遮光、避雨。在正常情況下,發酵處理開始后,經過5-10天發酵,溫度可達到55-60℃以上,此時翻動一次,累計2-3次可完成發酵。
玉米芯通過玉米芯粉碎機加工后,制作出來的基質營養土,可大大提高作物的產量,可以少買很多化肥了,同時也解決了玉米芯的出路問題,產生熱量是最基本的,玉米的營養價值也讓玉米芯的貢獻升了一個層次,玉米芯粉碎機是廢舊物資再回收利用的典型案例,您看到商機了嗎?